本网消息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云梦县博物馆参观时指出,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要不断通过考古发掘,为国家历史提供更多不容置疑的佐证材料。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教师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时代使命,12月27日,张方胜书记、刘修海副校长带领党委组织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教师,在云梦祥山博物馆开展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简牍载春秋,文脉传千古。千年古城云梦,是湖北国土面积最小的县,却是文物大县。最近,云梦县博物馆火爆出圈,入馆观众络绎不绝。云梦县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县级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件。代表藏品有秦汉简牍、漆器、中华第一长文觚等,这些珍贵文物无不彰显出秦楚文化的发展与交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显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云梦县博物馆二楼,陈列着大量秦汉简牍文物,其中以“睡虎地秦简”为代表的秦汉简牍,成为云梦的标志性符号。云梦睡虎地秦简内容很丰富,共有《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和乙种等十种。
张方胜书记、刘修海副校长带领党员教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在云梦县博物馆出土的秦汉简牍前认真品读,与历史对话,领略中华文化文明的魅力。张方胜指出,“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这座饱含楚韵秦风的千年古县,因出土数千枚秦汉简牍而震惊世界。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透过文物,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窥远古的文明鼎盛。希望理工老师认真学习荆楚文化历史,了解中华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善用所学,勤于思考,做好地方文物的保护利用研究。
刘修海说,云梦历史底蕴深厚,回溯中华民族文明长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开展党员学习教育,不仅可以开拓党员教师视野,增长见闻,更有利于党员教师沉浸式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服务湖北的生动实践。
党员教师们参观了精美的秦汉漆器,了解了独特的漆器工艺,以及“睡虎地秦简”的主人“喜”和他的“工作笔记”中所载秦律,被誉为“法史宝库”,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法制文明,“睡虎地秦简”创下多个之最——中华法系之源、最早的官员从政准则、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传染病防治记录、最早的刑事侦查和法医记录。在云梦祥山博物馆,老师们深刻地感受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开展法治中国建设,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新的思考。
探寻千年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实地学习,党员教师们纷纷表示,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的“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承担起保护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坚守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文化自信,为学校发展和党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通讯员 翟颖 邵泽方)